煤化工用黑水调节阀的研制
—— 1 概述
在煤化工系统中,高压闪蒸罐、真空闪蒸罐、高闪罐顶分离器等系统设备上的阀门使用条件恶劣。流体介质主要为高温黑水、渣水和灰水。黑水、渣水和灰水含有氯离子、氨、钾盐、硫化氢或磷酸等强腐蚀介质,阀门前后压差大。在节流口,流体介质与硬颗粒混合,高速流动,动能强。阀芯或阀座表面迅速冲出流线形细槽,形成侵蚀,堵塞流,高速流体产生闪蒸或空化。介质在阀腔内的泡沫爆裂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,对阀体内部、节流元件等部件造成强烈的损坏,形成气蚀。阀门性能要求必须满足耐高腐蚀、耐高冲刷、耐高温的要求。传统工艺管道主要采用进口结构形式为偏心旋转调节阀,其结构耐腐蚀、耐高温性好,但耐冲刷性差。其阀芯、阀体流道和其生产成本仅为3个月。受此影响,黑水调节阀的使用寿命仅为半个月。ZL20102018665310)。
2 技术参数
公称直径 直径10in(250mm)
出口28in(700mm)等
公称压力 ANSI900LB
工作介质 黑水、渣水、灰水等
流量特性 等百分比
泄漏等级 ANSIB104IV
可调比 50
内部材料 特殊碳化钨整体烧结
工作温度 200-425°C
3 型式选择
煤化工系统原工艺选用偏心旋转调节阀。虽然可以满足工艺要求,但偏心旋转调节阀的结构类型决定了其耐冲刷性差。传统的单座阀允许前后压差小,不能满足压差要求。如果是清洗介质,套筒阀将是最理想的阀门,但由于介质中含有大量固体颗粒,因此不能使用。最后,确定了特殊类型的单座角调节阀,既具有传统单座阀的优点,又具有套筒阀耐压差大、能量冲击消耗大的特点,是一种具有清洗效果的高进低出阀,设计了特殊类型的文丘里黑水调节阀。
4 结构性能
4.1 阀体
阀体不仅是阀门的主要压力部件,也是连接和安装所有部件的核心部件,并决定了阀门的结构和性能。阀体设计为腰鼓型,改进了阀座和导套。其优点是①阀体分为上下腔,导套安装在上下腔隔离面上,导套大大向下移动,解决了单个阀芯的稳定性,避免了高频振动的噪声,提高了阀芯的使用寿命。②平衡孔设计在上下腔的隔离面上,平衡槽设计在导套上,不仅可以达到套筒阀的压力平衡,还可以实现阀芯和导套的自清洁,避免阀芯、导套的划伤和堵塞。③阀体上腔介质不直接通过,只通过平衡孔对流,不仅减少介质颗粒,而且在阀盖附近形成介质死区,颗粒介质不能流入填料函,确保阀门无泄漏,避免相对运动时阀杆和填料划伤。④阀体下腔为流道。为防止腐蚀,流道表面喷涂碳化钨,下腔设有倒流翼,防止涡流对阀芯和内部部件的腐蚀。
4.2 阀芯、阀杆、导套
阀芯是调节流量的关键部件,也是腐蚀最严重的部件之一。阀芯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决定了阀门的性能。导套的设计在阀芯的稳定性、调节性和运动性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导套安装在上下腔隔离面上,使导向面向下移动,稳定阀芯,克服了传统文丘里角阀进出高频振动、噪声和调节性能差的问题。导套内孔设有凹槽,与隔离面孔形成压力平衡效果。导套内孔和暴露在通道区域的外圆经过表面硬化,以确保内孔的耐磨性和外圆的耐腐蚀性。
阀芯采用特殊碳化钨整体烧结(硬度)≥89HRA),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和良好的耐腐蚀性。阀芯与阀杆的连接不仅保留了阀芯的高硬度、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,而且使阀芯组件具有相当的韧性,消除了阀芯组件的脆性裂纹。阀芯上设有螺旋导槽,与导套槽形成刮刀效应,避免阀芯与导套间隙冲入颗粒堵塞和划伤。同时,与隔离面孔形成流动平衡,带走槽内颗粒,实现自清洁功能。
4.3 阀座、文丘里基座、变径法兰
阀座和文丘里基座由阀体和直径变化法兰通过螺纹夹紧连接,形成阀座部件。阀座的安装位置与传统阀座的安装完全不同。其优点是,只需拆下直径变化法兰,即可在线维护阀门。煤化工系统中的流体介质对阀芯、阀座和介质出口的冲刷和腐蚀尤为严重。该设计保证了阀门关键节流易损件的方便更换,降低了用户的运营成本。阀座和文丘里基座的直孔段采用特殊碳化钨整体烧结,镶嵌在不锈钢基材上。在调整过程中,阀芯和阀座的冲蚀最大,因此采用整体特殊碳化钨合金材料抵抗介质的冲蚀。镶嵌结构保证了阀座硬度高、韧性强。裸露的流道和文丘里管扩散段的内孔喷涂碳化钨,保证了阀座组件的整体性能。
当介质通过阀座时,会出现堵塞流,高速流体会产生闪蒸和空化。介质在阀腔内的聚泡爆裂过程会释放大量能量,对阀体内部、节流元件等部件造成强烈损坏,形成气蚀。文丘里基座的设计减少了压力恢复时气泡的数量,减少了气蚀损伤,使气蚀尽可能发生在扩散段,保证了下游管壁不受损伤,降低了下游管件气蚀造成的安全隐患。
5 结语
文丘里黑水调节阀已成功应用于煤化工工艺系统,改变了传统调节阀座和阀体的安装方式,实现了在线安装和维护。与传统的调节阀概念有很大的创新,解决了煤化工系统阀门耐高腐蚀、耐高冲刷、耐高温的问题,确保了煤化工系统的需要,节约了生产成本。文丘里黑水调节阀在其他恶劣条件下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,并将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参考文献
[1]陆培文.实用阀门设计手册[M].北京:200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
[2]吴国熙.使用和维护调节阀[M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.
[3]王文斌.机械设计手册[M].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:.
[4]曲敬信,汪宏宏.表面工程手册[M].北京:化工出版社:.
咨询需求
